年輕打工者成春節(jié)恐歸族 分紅包力不從心
作者:網站管理員
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
日期:2011/1/29 8:17:38
點擊:1397
屬于:行業(yè)新聞
有錢沒錢回家過年。無論你身在何處,在這個中國人特別重視的傳統節(jié)日春節(jié),一家人樂樂呵呵地團聚在一起,始終是在外打拼者的愿望。
然而,期盼親情團圓中也有一些困擾“談朋友了嗎?什么時候結婚?。俊薄叭ツ曩嵙硕嗌馘X?”“吃的什么,長得這么胖?。俊薄汗?jié)走親訪友,被問到這些問題是不是很頭疼?近日,網上出現一份《親戚聚會發(fā)言大綱列表》,表中羅列出長輩們愛問的問題,還有網友總結出十大過年見面的禁忌問題,讓圍觀網友倍感“親切”,不少網友直言:“你們這樣問,還讓不讓人過年??!”
近日,記者在青島采訪了幾位年輕的打工者,他們是春節(jié)“恐歸一族”,發(fā)現他們普遍存在回老家過年分紅包買禮物的經濟壓力,對農村風俗習慣、親友熱心盤問的不適應,假期里奔波太勞累等“恐歸”困惑。
分紅包買禮物力不從心
小宋是青島某大型銀行的一名職員,2011年在市北區(qū)臺東商圈買了一套 90平方米的房子,和女友步入了婚姻殿堂。眼看到春節(jié)了,小宋總覺得心理壓力大。最為發(fā)愁的,就是回老家后要送的紅包太多了。他和妻子都是“80后”,剛從“收錢的變成給錢的”。
“剛結了婚,因此今年回老家過節(jié)顯得更為重要,首先是孝敬雙方父母。給老人買衣服吧,怕穿著不合適,錢花了卻沒有讓他們開心。想來想去,還是覺得給紅包最實際。掐指一算,至少要包2個2000元的紅包。”
小宋說,除了要給雙方父母紅包,還有親戚家的小孩?!八銇硭闳?,我和妻子至少要給8個小孩紅包,即便按每個100元算,就是800元?!背思t包,還要帶點青島的特產,這對于尚在還房貸的小宋來說,確實感到了壓力。
怪不得小宋感嘆,過年曬的花銷清單,曬的不是數字,是他們兩口子的喜怒哀樂。
城鄉(xiāng)習俗差異較大
年輕夫妻怕回老家過年,有的感到經濟壓力大,有的是不再習慣老家的風俗習慣。
張女士去年剛剛結婚,一想到要回東營的公公婆婆家過春節(jié),內心確實不情愿。張女士告訴記者,除了農村生活條件是個挑戰(zhàn),她還要去接受當地的習俗,“和城里比,農村春節(jié)習俗多一些,聽說要串很多門拜年,這也需要時間去理解、學習。”
職員劉剛告訴記者,春節(jié)回家最頭痛的是拜年喝酒,當地風俗是除夕夜開始拜年,走親戚從初一上午開始,幾乎是一家一天。農村非??粗剡@個,親戚朋友去了一家不去另一家,別人就會認為你瞧不上他了。親人離得遠了,別人會說“遠親不如近鄰”。劉剛在外漂泊打工,父母總還需要周邊的親朋好友照顧,春節(jié)正好是走動答謝的最佳時機。
劉剛還告訴記者,每年春節(jié)回家過年,在他們村的人眼里,好像是回來向父老鄉(xiāng)親們匯報,這一年干得怎么樣?是不是衣錦還鄉(xiāng)?是不是捉襟見肘?每一個在外打拼的個人能力、社會資本的綜合實力,被春節(jié)回家這面“鏡子”一照就顯露無遺。今年,劉剛不想再去接受村里鄉(xiāng)親們目光的“檢閱”,他要留守在城市里,看看電影,逛逛商場,好好給自己放個假。
旅途奔波苦不堪言
老家在泰安的小吳在島城市區(qū)一大型商場上班,2010年結婚后,因為工作原因,去年春節(jié)他沒能回老家過年。在家人的一再勸說下,小吳今年請了假,決定回老家過春節(jié)陪陪父母。但一想起返鄉(xiāng)的路途,心里就有點打怵。小吳說,他老家是泰安寧陽,而妻子是煙臺蓬萊的,兩地相隔距離有點遠?!叭绻丶疫^春節(jié),這七天的假期真不夠折騰。”
最讓小吳頭疼的是,這7天的假期不是放松,反而比工作還要累?!拔易屑毸懔艘幌?,臘月二十九放假到泰安,我在老家只能待兩天,初三從泰安去蓬萊,大半天時間又沒了。初六又要從蓬萊返回青島,在妻子老家也是待兩天。這么一合計,7天假期有3天是在路上過,而且要往返于三個城市,確實挺折騰的?!?
針對一些年輕人春節(jié)出現“恐歸”的現象,青島大學社會學教授孟天運分析說,一年一度的春節(jié)團聚是民族傳統,現在出現“恐歸族”的原因,首先是面子問題。那些“無顏見江東父老”的打工者、漂泊者,絕大部分人都是在事業(yè)上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,覺得回家怕村里親友逼問或者瞧不起;其次是觀念變化,漂泊族在城市里呆久了,會對農村的風俗習慣產生“逆反”,包括年輕一代與父輩們在生活觀、價值觀上的差異,如年輕人晚婚晚育,父母不一定理解,產生沖突。這些問題的解決,有待于社會觀念的逐步改善。